2023-07-11 01:46:17 来源:哔哩哔哩
2019-06-07 21:23·广百宋斋
本报讯 陈林在论文中提出,《石头记》原著中没有任何绘图,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并非小说作者绘制,而是作为新绘的插图首先出现在1899年上海书局出版的石印本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;我们现在读到的各种《红楼梦》和《石头记》小说版本在第8回正文或夹评中出现的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,都是根据上海书局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附录的新绘插图“仿画”或“简化”而来。陈林认为,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是“简单易验的铁证”,轻而易举地证明现今流传的各种《红楼梦》和《石头记》版本都是在1899年之后伪造的假古籍,而胡适乃至当今红学界的高层人物早就知道这一点。
(资料图)
(小标题)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新绘插图
陈林认为,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上海“广百宋斋铅版书局”于1885年出版的铅印绘图本《石头记》,实际上其出版方是清末民初“著名报人”和“鸳鸯蝴蝶派作家”孙家振开办的“上海书局”。
上海书局于1899年出版了石印本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,1900年才先后出版了两个版本的铅印本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,但未标记出版方名称。1905年,自称“日本帝国印刷株式会社”和“金港堂书籍株式会社”的两个出版机构在中国出版发行了铅印本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,这个版本按其扉页说明就是根据1900年铅印本翻印的。
广百宋斋铅版书局是徐润在上海开办的,该书局于1885年出版了系列绘图本古典小说,绘图本《石头记》就是其中之一。广百宋斋的铅印绘图本古本小说当时极为畅销,现在还能在旧书市场上看到该书局绘图本《三国演义》、《封神演义》和《聊斋志异》等小说出售,但奇怪的是,绘图本《石头记》难觅踪影,国家图书馆也未见著录。
从几部小说的出版说明来看,广百宋斋铅印绘图本小说具有两个特点,即“全部绘图都是新近绘制”,以及“校对极为详慎”、“无一误字”。
如果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的确是广百宋斋铅版书局出品,那么跟其他铅印绘图本小说一样,其卷首和每回回首附录的插图毫无疑问都是“荟萃近时名手而成”,“倩精于绘事者补像增图”,这些插图不是小说原文所有,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小说正文也的确没有任何绘图。因此,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附录的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也是新近绘制的。
但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并非广百宋斋铅版书局出品,因为其出版年代不同,铅印本没有“广百宋斋”的版权标记,石印本扉页背面标记“光绪己亥(按即1899年)孟夏上海书局石印”。从1899年的石印本,到1900年的两版铅印本,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附录的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都不相同,石印本的附图最为复杂精致,可见这两幅图必定是出版方新近绘制的。
(小标题)各版本正文混入“宝玉金锁图”
红学界将《石头记》问世以来的小说版本分为两大系统,一是以所谓乾隆末年以来出现的木活字排印本“程甲本”和“程乙本”等为代表的印本系统,一是以所谓乾隆时期出现的“脂砚斋评本”“甲戌本”、“己卯本”和“庚辰本”等为代表的手抄本系统。
1921年12月,胡适在《红楼梦考证(改定稿)》一文中首先提出,程伟元于乾隆末年第一次活字排印的“程甲本”是外间各种《红楼梦》的底本,“程乙本”是“程甲本”的校改修正本。
1927年11月,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根据胡适收藏的“程乙本”加新式标点和重新分段的排印本,胡适在出版序言中继续强调“程甲本”的重要地位,称“此书最先出世,一出来就风行一时,故成为一切后来刻本的祖本。南方的各种刻本,如道光壬辰的王刻本,都是依据这个程甲本的”。
1928年3月,胡适发表《考证〈红楼梦〉的新材料》,推介一部残本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(按即“甲戌本”),声称“深信此本是海内最古的《石头记》抄本”,“我们现在可以承认脂本是《红楼梦》的最古本,是一部最近于原稿的本子”。
1933年1月22日,胡适写就一篇长文《跋乾隆庚辰本〈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〉钞本》,并在“庚辰本”书后“题记”中写道:“此是过录乾隆庚辰定本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,生平所见为第二最古本石头记。”
事实真是如此吗?陈林认为,“程甲本”、“程乙本”和所谓“道光壬辰”王希廉评本(《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》)等印本,小说正文大大不同于号称“悼红轩原本”的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,并且这些印本在小说第8回正文中出现了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,即这两幅图成了小说原著的一部分,而这两幅图的图式和篆文竟然跟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附录的新绘插图极为相似,是后者的“仿画版”或“简化版”。
号称1881年首刊的“妙复轩评本”《绣像石头记红楼梦》(张新之评本),第8回中也出现了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,但这两幅图不属于小说正文,而是出现在正文行间夹评之中,其图式和篆文都是仿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插图而来。
胡适首先推崇的“甲戌本”和“庚辰本”,乃至其他属于“脂砚斋评本”系统的抄本如“己卯本”等,第8回正文同样出现了“仿画”或“简化”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插图的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。
陈林据此认为,这些印本和手抄本都是在1899年之后伪造出来的假古籍,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是“一举证伪这些刊本和抄本的铁证”。
当今影响最大的《红楼梦》通行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、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的校注本,该版本前80回以“庚辰本”为底本,后40回以“程甲本”为底本。陈林认为,“通行本”主要以两部伪本拼凑而来,大大偏离了《石头记》原著。换言之,我们今天读到的《红楼梦》和《石头记》版本都是假的和错的。
2014年,作家出版社出版了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,这是商务印书馆1930年万友文库版的重排本,小说正文无图,文字大不同于各种刊本《红楼梦》和抄本《石头记》,卷首附有仿1900年铅印本插图的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。陈林认为,这个重排本方便广大读者验证其他各种版本的真伪。
(版本篇上)
本报讯胡适在1921年撰写《红楼梦考证》一文之前,已经仔细对比研究过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和其他多种版本的《红楼梦》。陈林据此认为,胡适“没有任何可能”看不到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小说正文跟其他版本《红楼梦》的巨大差别,“没有任何可能”不知道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可以一举证伪他首先推崇的“程甲本”、“程乙本”、“甲戌本”和“庚辰本”;陈林还认为,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仔细研究过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的红学界高层人物也“没有任何可能”不知道这些情况。
(小标题)胡适“指导”汪原放撒谎?
胡适的《红楼梦考证》原是为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新式标点本《红楼梦》所作的序,初排版的底本是所谓“道光壬辰双清仙馆刻本”,即所谓“王希廉评本”,共印行七版;1927年重排版的底本则是胡适所谓的自藏的“程乙本”,共印行九版。
红学界高层人物早就知道,亚东本《红楼梦》是“胡适、汪原放两人合作编印的”,“完全是根据胡适的意图出版的”,“全有胡适之先生的考证、传序或引论”。汪原放也说,“胡适曾具体帮助他选择版本,怎样校读,怎样标点,以及怎样写《校读后记》等等”。
据魏绍昌所著《红楼梦版本小考》介绍,汪原放在初排本的《校读后记》中称,他用了另外两种本子来校订“王希廉评本”,一种是1905年的“日本铅印本”,即“日本帝国印刷株式会社”印行的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;另一种是1920年上海有正书局出版的小字本“戚蓼生序本”。
但据重排本的《校读后记》,汪原放校勘“程乙本”所参考的“日本铅印本”却是“金港堂书籍株式会社”印行的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。这个铅印本除书末版权页的版权标记不同,前面的图文内容跟“日本帝国印刷株式会社”印行的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完全一致。
红学界一般认为,“王希廉评本”的小说正文是“程甲本”的“修订版”。陈林认为,这个两个版本的小说正文跟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大不相同;特别重要的是,这两个版本的第8回正文出现了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,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正文却无图,而这两幅图显然是根据后者卷首附录的新绘插图“仿画”和“简化”而来,胡适和汪原放当然清楚地知道这一情况,因此也知道所谓 “道光壬辰”的“王希廉评本”都是新近伪造出笼的假古籍。
汪原放在《校读后记》中声称,他发觉“王希廉评本”跟“日本版”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的文字“差异极小,甚至没有什么差异”。陈林认为,这当然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说法,这一谎言当然来自指导汪原放校读的胡适。
(小标题)胡适隐瞒“甲戌本”的来历?
1928年,胡适发表《考证〈红楼梦〉的新材料》,首次公开推崇“脂砚斋评本”之一的“甲戌本”,声称深信这部手抄本“是海内最古的《石头记》抄本”,“是《红楼梦》的最古本,是一部最近于原稿的本子”。陈林认为,仔细研究过“悼红轩原本”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的胡适“没有任何可能”不知道“甲戌本”是新近伪造的假古籍,因为“甲戌本”第8回正文就出现了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,这是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新绘插图的“简化版”。
陈林认为,正因为胡适从一开始就知道“甲戌本”是假古籍并且漏洞很明显,根本经不起对质,所以胡适在首次公开推崇“甲戌本”之后的33年间一直没有向学界公开展示其全貌,对此也说不出任何正当的理由,胡适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批评;同时,胡适长期隐瞒“甲戌本”卖书人的信息,谎称“没有记下卖书人的姓名地址,没有和他通信,所以我完全不知道这部书在那最近几十年里的历史”。
可是,据杜春和在1995年第二期《历史档案》上发表的文章披露,卖书人“胡星垣”写给胡适的信一直保存在其北平寓所收信的档案夹里,姓名地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
(小标题)胡适摘引“程伟元序”出现破绽?
陈林认为,胡适在摘引所谓“程伟元的序”时出现了一处重大破绽,也证明胡适早就知道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可以证伪“程甲本”和“程乙本”。
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附有号称“程伟元”撰写的“原序”,胡适首先推崇的“程甲本”和“程乙本”卷首也有所谓“程伟元”的“序”,后两者还有所谓“高鹗”的“叙”。奇怪的是,三篇“程伟元”名下的“序”文字都不相同,两篇“高鹗”名下的“叙”文字也不相同。
例如,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附录“程伟元”撰写的“原序”,首句是:“《石头记》是此书原名。”但“程甲本”和“程乙本”卷首“程伟元”的“序”首句却是:“《红楼梦》小说本名《石头记》。”又如,前者文中“接榫”一词正确无误,后两者文中“接筍”一词错误。再如,前者文中“《石头记》全书至是始告成矣”一句正确无误,后两者文中“《红楼梦》全书始至是告成矣”一句却是病句。
胡适在《红楼梦考证》中摘引了一篇“程伟元的序”,据胡适所称来自其自藏的“程乙本”。可是,陈林认为,对比三篇“程伟元”名下的“序”,胡适的引文既不是来自“程乙本”,也不是来自“程甲本”,居然是来自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的“程伟元”“原序”。如果胡适确信“程甲本”真是“一切后来刻本的祖本”,他怎么会不引“程甲本”上“程伟元的序”,而是引了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的“程伟元”“原序”呢?
同样矛盾的是,亚东本《红楼梦》卷首附录的“程伟元的序”,既不是来自“程甲本”,也不是来自“程乙本”,而是来自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。
那么,胡适收藏的“程甲本”和“程乙本”卷首附录的序言情况到底如何呢?耐人寻味的是,胡适自藏的“程乙本”目前已不见踪影,北京大学图书馆现藏胡适所赠的“程甲本”缺了原本的前言,现在所见的程伟元和高鹗的前言都是手写抄配的。
陈林认为,对比而言,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的“程伟元”“原序”看起来没有明显的文字错漏和情理乖谬之处,我们现在能看到的“程甲本”和“程乙本”卷首“程伟元的序”却错漏严重不合情理,足以被前者证明是后出的假古籍,因此胡适才舍弃后两者而引用前者。
北大所藏“程甲本”上有胡适的题字:“《红楼梦》的版本之学可算是我提倡出来的。”陈林认为,从事实来看,“《红楼梦》的版本之学”就是被胡适首先搅浑了水。
(栏目)特写
检索宋广波编纂的《胡适红楼梦研究资料全编》,胡适在各类文稿中明确提到过多种《红楼梦》和《石头记》版本,但从未提到过号称“悼红轩原本”的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。陈林认为,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就是胡适有关红楼梦版本谎言全盘败露的关键,胡适因此对这个版本“讳莫如深”。
汪原放在亚东本《红楼梦》的《校读后记》中不提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,而是曲折隐晦地指称“金港堂书籍株式会社铅印本”,陈林认为这也正是出于胡适讳言此本的心理动机。
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为何号称“悼红轩原本”,它真如标榜的这样呈现了小说真本原貌吗?
陈林认为,《石头记》第一回称“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,增删五次,纂成目录,分出章回”,因此“悼红轩原本”的说法在于标榜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的小说正文最接近原著;而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之所以能如此标榜,就在于其卷首附录了一篇所谓“程伟元”撰写的“原序”,序文声称小说后40回是程伟元本人多年“竭力搜罗”、“重价”购买而来,又同友人一起细心校勘整理,最后“钞成全部”。
对比“悼红轩原本”和各种《红楼梦》印本、《石头记》抄本,陈林认为前者的文字远远优于其他各本。陈林论文举例指称,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跟“程甲本”相比,几乎每一页都有大量字词句的不同,并且“程甲本”在用字用词、诗词格律和小说情节等方面存在不少谬误之处,而前者都正确无误,从文本对比来看也可以证伪“程甲本”。
另一方面,陈林认为,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长期被谬指为广百宋斋铅版书局的绘图本《石头记》,可是又远远达不到广百宋斋古本小说“校对详慎”、“无一误字”,乃至成为众多书商据以翻印的“定本”的地步,同时还存在加批者妄自改动小说原文的情况,因此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其实是上海书局根据广百宋斋铅印绘图本《石头记》篡改翻印而来,绝不是真正的“悼红轩原本”。
陈林认为,上海书局的翻印本号称“悼红轩原本”,是为了制造市场营销的噱头,因此所谓的“程伟元”“原序”也是伪造出来的。陈林称,“程甲本”已经被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证明是假古籍,而“程甲本”上所谓“程伟元的序”却大大不同于前者的“原序”,可见所谓的“原序”也是伪造的,否则“程甲本”的伪造者不会妄自改动一篇真正的“原序”。由于“程伟元的序”被证伪,所谓“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末年排印木活字本《红楼梦》”的说法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,所谓“高鹗续写后40回”的说法就成了空中楼阁无稽之谈。
陈林还认为,由于“程甲本”的伪造者胆敢将“仿画”和“简化”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卷首插图“通灵宝玉图”和“辟邪金锁图”,置入小说正文,可见“程甲本”的伪造者跟上海书局“悼红轩原本”的炮制者有着密切关系。
既然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也不是真正的“悼红轩原本”,那么最接近《石头记》小说原著的是那个版本呢?陈林认为,就是现在已难觅踪影的广百宋斋铅印绘图本《石头记》。另一方面,陈林认为,仔细校勘《增评补图石头记》,剔除其中伪造篡改的文字,基本可以还原《石头记》小说本来面目。
(版本篇下)